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

最後理論

其實這本書不錯看啦。只是總覺得比丹布朗的書還差了一點。到底還差了那一點呢?我看完書就一直在想。突然,「啊,就是屍體!」是的,丹布朗的小說每本都要死個四五人才能罷休。可以說他的每本書都是連續兇殺案。

不過這本「最後理論」呢就和平多了,至少我現在想得起來,而且在故事裡面死的人,只有三個人,一個是一開始就死了,還死了很久花了滿多頁才死。一個是被亂槍打死的(其中就他的死最不值,干他屁事啊?),另一個也純粹因為他和主角有關係,他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啊。

打到這裡我想起來了,丹布朗的死者不是和故事有重大關係就是被詳細描寫死狀,當然也是有都有的,例如「天使與魔鬼」。這對製造恐怖氣氛有相當大的幫助。相對來講「最後理論」就是只聞槍聲響,不見人掛掉。話說「最後理論」裡,有一個人還滿神奇的,我本來以為他要領便當了,結果他竟然來個大逆轉……好傢伙。

……我想這篇已經變成「丹布朗的死亡哲學」了,還是拉回來吧。「最後理論」的主軸是物理學,一切事物的學問,嚇到了吧。……沒嚇到?好吧,其實我也是。整個故事就是在搶奪「最後理論」,也就是愛因斯坦生前發現的「統一場論」。身一個大學生,我實在不知道一篇物理論文有什麼好搶的。書裡是說理論裡隱藏著極具毀滅性的武器,可是在前半段的故事裡連嘗試解釋都沒有。一直到最後才說,但是大部分人應該都會「啊?」「反正就是能量很大就對了?」

最後,馬克.艾伯特的嚇人和誤導功夫實在有待加強,不知道為什麼,我一直到幕後黑手揭曉,都沒有想要去猜到底是誰。連受害人死前說的密碼,我也就是直接相信一開始的解釋。我想表達的是,艾伯特沒讓書中的人物去思考,以致於陷在劇情中的我們也沒有思考就直接採信,這會讓我們在揭開真相之後,會沒有驚訝的感覺。

不能光只是批評,也要自己發表點東西啊。我是想啦,如果是我來規劃這個劇情的話,前面大概差不多,只是其他兩個物理學家還沒死,然後他們先照著密碼去找到第一個死者指的地方,但是沒發現什麼。然後接著去拜訪其他兩個教授,結果到了之後發現他們都掛了,只有留下一些殺手沒發現的線索。沿途抽絲撥繭,最後總算解開了愛因斯坦的秘密,但是很不幸的被最後的大魔頭搶走了,然後他們在最後一刻及時阻止了有可能會毀滅地球的實驗。

其實我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,只是一個像我看多了丹布朗那種節奏的人,會覺得很不習慣。而且這本書也是有其他優點,像題材就非常棒,而且丹布朗不見得敢寫這種題材。像丹布朗的「大騙局」和「天使與魔鬼」也是要融合著宗教和政治的議題才有看頭,純科學的小說本來就不容易寫。(而且「天使與魔鬼」據說錯誤百出……)而且這本書的行銷也太容易了,頂著愛因斯坦的光環,又在封面寫著「繼達文西密碼之後最大的秘密…」,套句Friends裡Joey的一句話:「This baby can sell themselves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